登录 | 网站声明

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全文检索

视频回顾 |解读来了!巴中市发展改革委做客《政务访谈》,带来多项“含金量”政策

发布时间:2022-08-11 来源:无线巴中 阅读次数:

8月10日上午10:00,由巴中市人民政府主办、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巴中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在线访谈节目《政务访谈》上线啦。

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吕爱国,副主任佘勇,营商环境建设科科长彭旭衝做客直播间,就主题“谋全局抓大事 促经济惠民生”和网民朋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部分文字摘录:

主持人 : 发展改革委是一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于具体职能很多朋友都不是特别了解,首先,请吕主任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吕爱国 : 2019年机构改革后,我委把主要精力转到管宏观、谋全局、抓大事上来。着力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的综合协调,切实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主要来讲,一是抓统筹。涉及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投资结构目标和措施;推进全市项目储备、重点项目建设、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工作;研究提出全市粮食、石油、天然气应急储备等规划和救灾物资储备建议等。二是抓争取。包括负责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重大政策研究和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地方专项债券争取等。三是抓落实。具体负责协调全市铁路、机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价格成本调查监审、价格监测、价格认证;组织实施以工代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协调管理全市招标投标工作等。

主持人 : 项目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储备又是项目投资的基础性工作,请问吕主任我市在项目储备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吕爱国 : 今年来,巴中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项目谋划储备摆在突出位置,真正以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以项目建设推动巴中后发赶超振兴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联席会议办公室和重大项目推进中心,专班统筹协调全市“新一轮基建”重大项目储备和争取工作。二是加大项目储备。积极抢抓国省重大政策机遇,聚焦基础设施、民生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领域,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储备项目1236个、总投资2232亿元;谋划“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70个、总投资1810亿元。三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年初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一批成熟度较高的重大项目,逐一分解下达项目前期目标任务,按季逗硬核查通报,不断推动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抓早抓实。四是创新工作举措。创新开展“互评互比·互促互学”活动,有效促进各县(区)之间相互借鉴学习,拓展项目储备工作人员视野,提升项目谋划工作水平。

主持人 : 巴中的经济发展多数靠投资拉动,而重点项目建设是促进投资的重要支撑,今年巴中实施了多少重点项目,进展如何?

佘勇 : 今年巴中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09个、总投资26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5亿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377亿元,投资完成率64.4%,超时序进度14.4个百分点;其中,11个省重项目完成投资55.19亿元,投资完成率81.4%,超时序进度31.4个百分点。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巴中市境内)16座隧道已贯通12座,路基、桥梁完成87%;红鱼洞水库在6月22日通过正常蓄水位验收,江家口水库、诺水大道正在加快推进。

主持人 :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重点项目推进成效明显,那么在推动项目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呢?

佘勇 :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决策部署,继续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年初,商请32名市级领导牵头挂联33个市级重点项目,每位市级领导每月至少2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研究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我们按季度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要素保障调查,摸清重点项目的资金、用地、建材等缺口,并将这些问题推送至金融、财政、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共同协调解决。近期,我们又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央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的国家重大项目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准备下一轮申报国家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用地纳入国、省支持范围。三是全力抓项目开工。对年内开工的重点项目,逐一倒排前期工作工期,明确每个要件办理时间节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持续推进新开工项目审批立项、规划选址、用地预审、方案报审、施工报建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截至6月底,116个市重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实现100%。

四是坚持氛围营造。今年以来,相继召开全市抓项目促投资现场会、全市项目投资工作现场推进会、省重点项目专题推进会、市本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专题会、新开工项目现场推进会,分领域、分层次、分类别研究项目工作,在全市上下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五是严格督查考核。年初,开展了三轮开复工暗访督查,促使各县(区)在建项目在2月18日前实现了100%复工。制定了《关于加强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过程管控的通知》,进一步增加了省重项目考核分值权重,旨在做大全市省重项目体量。切实践行以“督”促“建”、以“考”助“推”。

主持人 : 项目建设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招标投标。近年来,我市重拳整治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效果怎么样?现在有没有新的治理措施?

彭旭衝 : 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是我们整治的重点,为持续规范全市招标投标活动,构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招投标市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依法规范实施,市发展改革委自2018年9月以来,先后牵头开展多轮次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系统治理,在解决招投标领域顽疾上出重拳、下深水,通过督促整改一批、行政处罚一批、信用惩戒一批、责任追究一批、警示震慑一批,大力整治招投标领域问题。全市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易发多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招投标监管制度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完善,招投标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在2020年、2021年度全省招投标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成绩均位列全省第一梯队,省级主管部门对我市这项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创新治理措施方面,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四项监管制度,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率先推行“招投标全过程常态化监管制度”,细化事前约谈承诺、事中监督检查、联动协作、事后评价考核等监管措施,严格落实招投标全过程常态化监管,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率先推行“招标文件编制修改留痕制度”,切实减少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围标串标等问题发生;三是率先推行“中标候选人考察制度”,切实减少投标人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问题发生;四是率先推行“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零报告”制度,切实减少人为因素对招投标活动的干预。

主持人 : “春天花花”网友说:我市一直提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请问在近期的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巴中市表现如何?有什么成效与亮点?

吕爱国 : 近年来,全市在政务服务、放宽准入、数据共享、法治保障和规范监管执法等方面持续用力,对标国省最佳实践,抓改革添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初,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了迎接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根据省评价报告反映,巴中市位列“良好”梯队(综合排位第9名,较2020年上升3个名次),其中9个一级指标进入全省“优秀”梯队,8个一级指标位列“良好”梯队,改革成效明显。具体表现为:在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保护中小投资者诉讼便利程度、政府采购改革创新与服务、登记财产市场主体满意度、用水报装成本等方面,处于全省最优或领先水平。巴中市组建无偿代办“巴中跑团”队伍、打造供电“2253”工作模式、建立税务“一中心两平台三机制”服务模式等创新举措,被纳入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作为经验案例推广。

主持人 : “碧水云天”网友说: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平时非常关注国家和省上的支持政策,今年国家和省上陆续出台了大量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减税降费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巴中是怎么落地的?

佘勇 : 今年以来,国省陆续出台了各领域系列稳增长政策,力度之大是近年少有,巴中积极承接、深入落实国省“六稳”“六保”政策,市本级接续出台36项、县区出台75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建立全市“1+6+N”稳增长政策体系,推动国省政策沉底一线。在政策落地上,坚持“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原则,将优惠政策作为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发挥实效。比如,在减税降费政策上,截至6月底,全市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减轻全市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2.73亿元。其中: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615户10.43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0.67亿元;其他新增政策减免税费1.63亿元;在金融支持政策上,围绕稳市场主体,用好用活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截至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9.58亿元、同比增长18.51%,全市银行业机构累计减费让利1530.76万元;在为企纾困解难上,每季度召开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座谈会,开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无偿代办制度,组建156个“巴中跑团”政务服务代办队伍,上门为企业和项目提供贴心服务,实现办事“零跑动”。

主持人 : “舞动奇迹”网友说:近期,国家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巴中与浙江省金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这给我们巴中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下一步,我们对口合作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彭旭衝 :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关心支持革命老区发展,今年5月,国家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巴中市与浙江省金华市建立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关系,这给我们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时间长。对口合作时间为2022—2030年,有利于金华巴中两市谋划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二是推动层级高。《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是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明确要求编制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经浙江、四川两省联合印发,并报国家发改委备案,推动层级非常高,政策落实刚性强。三是合作范围广。对口合作内容包含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让金华与巴中在更广领域、更多层面开展合作。四是支持政策实。《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在财政、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解决了对口合作中的要素保障问题。五是有利于加快融入“长三角”。金华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与金华市开展对口合作,有利于“巴中产、巴中造”产品“走出去”,加快融入“长三角”。 面临发展机遇,我们将乘势而上,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原则,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梳理合作清单,拓展深化合作领域,全面推进与金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样板。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抓好政府之间的合作。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合作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金华市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合作共建一批平台载体、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政策、协同推进重大事项。二是拓展社会领域的合作。推动金华巴中两市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鼓励引导金华市社会资本到巴中投资兴业,推动巴中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主持人 :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以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请问巴中在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吕爱国 :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职责,加快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努力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一是夯实信用基础。我们建立了巴中市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四川巴中)”网站,通过平台网站,归集行政管理信息、水电气等14类信用信息数据1.1亿条,向国、省平台共享数据98万余条,构建了国、省、市、县(区)四级统一信用管理、服务和共享的信用信息网络。

二是强化信用监管。我们在事前监管上,归集了全市2.12万份企业、个人书面承诺及履约信息,作为职能部门监管的重要依据。在事中监管上,向各地各部门推送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结果、红黑名单信息3万余次,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在事后监管上,主要是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累计限制乘坐飞机、火车10万余人次、限制严重失信主体担任法人13人次、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民办学校5人次、暂停43家企业公积金贷款申请。

三是开展信用服务。前面提到,成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后,将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在影响期结束并履行相关责任后,我们可按规定免费进行信用修复。目前,信用中国(四川巴中)网站已经开设信用修复专栏,一般失信行为在纠正、消除失信行为3个月后可进行修复,现已经成功修复107例。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我们免费提供信用报告服务,通过放置的信用一体机,可以查询信用信息、打印信用报告。

主持人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交织叠加,我们在做好全市粮油保供稳价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佘勇 : 今年以来,我们及时安排落实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目前,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一是落实粮油储备规模。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按质保量完成市县级稻谷储备及小包装大米、食用菜籽油等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布局建设粮油应急加工网点12个、配送中心8个、应急供应网点136个,确保全城封控状态下城镇居民至少15天的供应量。二是加强粮油市场监测。完成5个粮油价格信息监测点和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点,全面掌握全市粮油购销存及价格变化等市场信息,及时研判市场形势。目前我市粮油市场有序运行,未发现任何异常波动。三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市县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6人,开展执法检查78次,对粮油收购、储备、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粮食流通专项执法、夏季粮油收购监督检查、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等行动,坚决打击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操纵价格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无任何违规违法行为发生。四是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通过粮食科技活动周、社区创文等方式,大力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普及“爱粮节粮”知识。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300余人次,参与群众2000余人。通过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营造了全社会爱粮节粮浓厚氛围,把我市粮食库存充裕,完全能够保障市场供应的实际情况告知广大群众,引导大家理性购粮,避免买多了存放不好、超保质期影响健康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主持人 : 上抓争取是发展改革部门重要职能,请问今年向上争取的成效如何?

佘勇 : 我们坚持抓早抓前,始终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重大政策资金作为抓项目促投资的重要抓手,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全面提升项目成熟度,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1至6月,新发行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4个,总投资508亿元,发行债券额度39.63亿元,已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计划8.6219亿元,涉及项目31个,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大中型水库建设、教育、卫生、文旅康养、就业保障等多个领域。

主持人 : “我是小白杨”网友提问:老旧小区改造是国家近年来的重大政策,巴中在这方面争取的成效如何?我们老城区的小区能改造吗?

彭旭衝 : 老旧小区是指城市、县城(城关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已纳入城镇棚改计划、拟通过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实施改造的棚户区(居民住宅),以及居民自建房为主的区域和城中村等,不属于老旧小区范畴。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和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2000年后、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逐步实施改善提升。

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改造老旧小区868个,涉及居民16.3万户、楼栋6733栋、建筑面积1658.2万平方米。这位网友的小区能不能改造,可以对照前面的支持范围界定是否为老旧小区,也可咨询当地住建部门,所在小区是否纳入“十四五”全市改造计划。 老旧小区改造上级资金主要来源财政专项资金和发改系统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主要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小区内道路硬化黑化、新建公厕、停车场、排水防涝设施、养老扶幼设施、无障碍设施、便民市场、化粪池、垃圾处理设施、小区绿化、路灯安装、燃气及强弱电管网改造等,但不支持楼栋主体改造及加装电梯。2019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40个、总投资24.8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0.27亿元。

主持人 : “玛莎拉蒂”网友说:准备购置电动汽车在巴中使用,但担心后期充电问题,想了解巴中市现有充电桩情况。

彭旭衝 : 全市现有各类电动汽车2527辆,充电桩604个,其中公用桩252个,专用桩164个,私人桩188个,主城区现有公(专)用充电桩7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2个,分布在成巴高速下八庙服务区、银昆高速南江服务区、光雾山服务区、曾口服务区,目前正在建设的红碑塝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项目(充电车位90个,其中充电小车位86个,充电公交车位4个)项目共计投资1.7亿元,预计2022年12月竣工投运。G5012恩广高速平昌服务区、巴中服务区双向16个充电桩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计划今年9月竣工投运。截至今年底我市投运充电桩将达到700个,车桩比将达到1:3.61,高于全省1:4.2的平均水平,目前能够基本满足我市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主持人 : “天路”网友说:推动建设汉巴南铁路和广巴铁路扩能改造是巴山儿女多年的期盼,请问这两个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佘勇 :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该铁路正线长148公里,按时速250公里、客专双线设计建设,投资216亿元,计划在2024年5月建成通车,建成后将通过成南达万高铁接入全国高铁路网,更好地解决老区人民群众快捷出行问题。截至目前,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全线隧道累计完成率达94%,正线路基、桥梁主体累计完成87%,推进十分顺利,今年可完成线下主体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汉巴南铁路汉中至巴中段建设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四川和陕西两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对接,争取尽快实施汉巴南铁路汉中至巴中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四川、陕西两省达成共识,将共同向上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在推动汉巴南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广巴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目前我市与广元市建立了合作推进机制,两市将共同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争取尽快开展广巴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实施。

主持人 : 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国家提出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双碳”工作成为大家讨论热点,作为牵头部门,请吕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双碳”定义,以及我们将如何开展相关工作?

吕爱国 : 碳达峰是指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一个历史峰值后不再增长,在总体趋于平缓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我国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能源替代、节能减排、产业调整和植树造林等方法进行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将在企业低碳转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等方面深度实践,这些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双碳”牵头部门,我们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摸清家底。围绕碳汇资源量,分门别类对森林、农业、水、湿地、能源矿产等开展绿色生态资源普查,摸清我市各类资源碳吸收量、碳储量、氧释放量。二是编好方案。对标国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等碳达峰十大行动,结合实际,编制出台全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三是培育产业。坚定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子,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充分发挥发改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构建全市“1+3”、县(区)“1+1”产业体系,不断优化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治理结构,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